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代丨工农兵学员:负重前行可大任

陈剑观察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陈剑,1957年出生,安徽芜湖人。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先后在安徽省铜陵市委、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浙江省温岭市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等部门工作。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著名的现代化研究专家。 


原题

负重前行可大任

——工农兵学员评述




作者:陈剑

原载微信公号常态发展



笔者连续刊发了“国之骄子老五届”和“命运多舛老三届”,正准备刊发新三届的文章,但突然发现自己有重大遗漏。紧随老三届之后的“工农兵大学生”又称“工农兵学员”,同样也是共和国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已远离人们的视野,但仍有一些成员活跃在共和国舞台上,并扮演较为、甚至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一群体是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他们,认识他们,对这一群体给予符合史实的客观评价,是准确认识当代中国重要内容。因而有必要对工农兵学员作一整体分析评价。


一.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

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的工农兵学员,应当看作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也是一次需要认真总结的尝试。虽然持续了10年,只招生了七级学员,大约95万学员,却影响着中国之后几十年,而且至今仍在受影响。

1.思想溯源

为什么会有工农兵学员,需要对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脉络作一疏理。笔者在上一篇“命运多舛老三届”中写道,1968年9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同志为《从 上海机械学院两条路线斗争看理工科大学的教育革命》一文写的编者按。编者按指出大中学毕业生必须接受“再教育”。这导致了老三届和20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但大学还要不要办呢?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相联系的一个问题另一面。毛泽东同志此时考虑十分成熟,他的回答是,“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要从有实践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人民日报,毛泽东1968年7月21日的指示)毛泽东这一思想,与他多年的观点,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书读多了害人,的确害人“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2.上海机床厂的探索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提出“关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来源问题:“他们认为除了继续从工人队伍中提拔技术人员外,应该由基层选拔政治思想好的,具有两三年或四五年劳实践的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大专院校学习。”“挑选这样的青年进入大专院校的好处是:政治思想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有生产劳动的经验;一个初中、高中毕业生,经过几年劳动,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再经过几年学习,二十三四岁就能独立工作。而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还要经过多年实践才能独立工作,因此选拔有实践经验的知识青年到大学培养符合多快好省原则。

上海机床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完全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所作的探索,得到毛泽东同志高度认可,并在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个批示被称为“七二一指示”。

西安市百货公司“七二一”大学毕业合影


这段批示深深印刻在笔者脑海,也困扰笔者50多年。困扰的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20世纪现代国家,大学要不要办,怎么还是一个问题?毛泽东同志给出最终答案是可以办,但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人口学等,以笔者理解,看来是没有必要办的,也没有必要设置,有毛泽东思想武装即可。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这是毛泽东同志几十年一以贯之的认识。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社会改造大师,用了不到30年时间,成功地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实现了历史性的改朝换代。在他看来,很多学问实际没什么用处,很多大师实际也没有什么学问。

上海机床厂的经验和毛泽东同志指示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8年9月,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这所大学的学员由车间推荐。课程设置为毛泽东思想、劳动、军体及专业课等。专业课结合本厂的典型产品或科研课题组织课程,自编教材,自选教师,按生产顺序分阶段进行教学。学员全脱产学习,但参加工厂的政治运动,定期回车间劳动,毕业后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经验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大、中型企业纷纷办起了自己的“七二一工人大学”。


3.实验由试点推广全国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有关“学生条件”的规定为:

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此外,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分配的原则为,学习期满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也要有一部分根据国家需要统一分配,等等。

上述文件说明,”推荐“是这一文件的关键词。由于提出的要求弹性大,有很大的解读空间。实际上是谁掌握了推荐权力,也就掌握了解读权力。工农兵学员生源来自五个方面: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青年干部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文化程度只需要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即可。工人、农民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也就是说,低于初中文化,小学甚至半文盲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也招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但不是生源主力,只是注意招收。


上述五方面生源,后来也有一些变化。特别是青年干部,后几届几乎不见踪影。解放军战士,主要集中在部队院校,地方一些医学院校也占有一定比重。但多数高校,这一比例逐渐下降。知识青年,在后几届这一比重则逐渐提升。

1970年10月15日,国务院电报通知各地。部分高校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入学文化条件是“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而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当年共计招生41870人。自此直至1976年,全国前后共招收7级学员,总计约95万人。一些高校到1980年初工农兵学员才毕业。时间跨度前后十年。

这是严格按照毛泽东同志指示进行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这个实验结果如何评价,在后文作一分析。


1972年,美国记者来华拍摄的北京大学工农兵大学生

二.张铁生事件及其影响

张铁生事件是这场社会实验的重要插曲。


1.生源质量堪忧

由于强调政治表现和丰富的基层实践,文化程度一开始就被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初中学历的生源成为工农兵学员的主体。1971年北京7所院校所招学生中,高中文化程度占21%,初中占78%,高小占0.6%。武汉大学招收的新生中,文科有45名是初小程度,理科有30%是高小程度,甚至还有加减乘除也不认得的文盲。

由于不重视文化知识,很多学生入校后又忙于阶级斗争,“上大学、管大学和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成为最初几批学员的使命。但毕竟文化程度太低,许多学员毕业了还达不到中专水平。如何既能够符合社会实验意图,又能够提升工农兵学员的水平,一个重要选项是提升学员入学时的文化水平。

     
1973年邓小平复出,对两年前开始的推荐办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文化考试”内容。这一年,高等学校招生除需经过评议推荐及审查、复查外,还要进行语文、数学、理化三科的书面文化考查,地、市命题,县(市)主持,采取开卷形式。尽管这次招生对象还只限于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但这已是重大进步。可以凭借知识上大学了!很多人奔走相告。那一段期间笔者也十分忙碌,作为此时高一学生,大约半个多月时间,笔者每天晚上给几位关系要好的只有初中毕业的在工厂工作的考生、也是哥哥姐姐们进行辅导。辅导的内容是数学、物理等。几位考生参加考试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这是六年期间唯一一次考试。但好景不长,张铁生事件出现了。

2.张铁生事件原委

1973年6月30日,辽宁兴城县知青张铁生在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在试卷背后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交了一份被视为“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一夜之间他成了名噪全国的反潮流英雄。

张铁生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整张试卷题他只会做3道小题。成绩公布: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虽然成绩差,但足以说明他当时并未交白卷。


“反潮流英雄”张铁生在大学

他自知理化成绩不好,就在考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


“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什么,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很浅,有2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


张铁生这封信,实际是一种情绪抱怨:自己很忙,平时没有时间复习,希望能够给予机会。笔者在当时是抱着极大同情心看这封信的。但这封信被人利用了。放在时代大背景看,这封信严重阻碍了邓小平对招生制度改革的努力。

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张铁生的信

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张铁生信,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红旗》杂志转载时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铁生成了”四人帮“一块可以打人的“石头”。历史就是这样诡异。孤立地看,张在考卷上写一段给领导的信发发牢骚,可以理解,也属正常。但这封信被他人利用,张成为打人的“石头”,个人如何把控就十分关键。

高考结束后,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录取,1975年1月,张铁生当选四届人大常委。1975年11月29日,当教育界大刮右倾翻案风时,张铁生再一次以“反潮流精神”挥笔上阵,此时张铁生已被绑在“四人帮”的战车上,无法左右自己。

“四人帮”被粉碎后,1983年3月23日,辽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在法庭辩论时,他说自己在复杂的路线斗争中,犯了该宽容和谅解的“错误”。法院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1991年10月6日,张铁生刑满获释,一年后,张铁生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励下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


3.生源质量后期有所提升

1973年邓小平为恢复高考制度的努力,虽然出了张铁生事件,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完全白费。甚至相反,“白卷英雄”引发全国对文化考试究竟是否有必要的思考。此时,文化革命进入中后期,“九一三”事件后人们也有更多思考。

学生文化水准过低,各院校也为生源质量发愁。为保证招收到符合条件的学员,各院校后来提了一些建议,包括多从上山下乡两年以上的知识青年中招收新学员,实行推荐加考试的方法,招收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入学,在大学设预科,补到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再升入本科等等。可以作这样一个判断,七级学员,生源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所提升,到了1975,1976年的生源,更有了明显提升。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6级12月入校。1977 年,邓小平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策,工农兵学员随之停招。1980 年年初,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走出了校门,工农兵大学生从此成了历史。  

1993年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教学厅字[1993]4号文件。其中规定,对于1970-1976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当时规定普通班学制暂为2至3年),学习期满毕业时已由学校颁发了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为大学普通班毕业。该时期进入高等专科学校的则为专科毕业。

作家路遥所在的延安大学中文系73级毕业照

三.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分为两个部分。

1.对社会实验的评价

如何评价这一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可以这样说,这是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与作为政治家毛泽东二者融合的杰作。始终坚守”卑贱者最聪明“的毛泽东心系中国普罗大众,为劳动者鼓与呼,自然得到了中国普罗阶层的怀念。这一社会实验自然有其合理成份,特别是如何为普罗阶层鼓与呼,在当下中国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笔者在自己的小文”命运多舛老三届“中,提到了一个被人们忽视的群体——回乡的老三届。工农兵学员一个重要来源来是贫下中农。

笔者在农村插队时了解,虽然工农兵学员推荐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毕竟为回乡知识青年提供了一个改变自身出路,提供向上一个可能。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严重不公平制度,从农村走出去上高校,虽然有走后门等问题,但也不排除招收了相当一部分农村优秀青年。政策执行的是哪里来哪里去,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就是国家人,拿工资,是国家干部。这对回乡知青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大学从工农兵中招收大学生,与1966至1970五年完全停止招生相比,显然有进步意义。这个社会实验也能够找到一些合理成份,但总体分析,在为中国普罗阶层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这个社会实验却在更大范围内制造了社会不公平,是严重的社会不公。他堵死了无数莘莘学子,无数有才华的年轻人上大学的机会,并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科技发展规律。

为什么邓小平1977年恢复高考得到了亿万人民的普遍拥护支持,正是顺应了亿万人民心愿。而这一社会实验,不仅没有提升、而是降低了中国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国际科技先进水平的距离。用现代化视野分析,这个社会实验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2.对工农兵学员整体评价

虽然这项社会实验并不成功,但对于95万工农兵学员来说,则应给予较为正面的积极评价。

曾经有那样一群人,在跌宕起伏的命运面前,他们没有气馁,没有被淹没。这是一群吃苦耐劳、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的群体。这一群体,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入学,绝大多数学员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且十分努力。并在各自不同起点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他们来自中国基层,了解中国国情和人民的需求。他们顾全大局,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接地气,了解基层需求,是这一群体显著特点。如果从政,这一特点有利提升人民认同度。

95万工农兵学员,虽然基础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但接受三年及以上教育后,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亟需人才。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断努力,参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中国社会40多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群体中,有一些基础厚实、志向远大的学员。三年或三年半的学习,实际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他们努力抓住,并勤奋努力。在北京大学,季羡林、冯友兰等大家都曾给学员执教。因此,有心学习、自制力强的学员是有机会得到难得的教育。特别是1975年和1976年入学的同学,他们在校期间,国家历史掀开了新篇章,大学学习氛围愈益浓厚,更促使他们勤奋学习。1976年级学员更甚。走向社会后,他们抓住一次次发展机会,或报考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或勤勉从政。



1975年发行工农兵大学生邮票,一组五枚


与老五届、老三届一样,工农兵学员同样走出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国务活动家等。例如在科技领域,有在疫情防控中表现优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院士(浙江医科大学,1970至1973年);有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副国级领导人陈竺(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1975年至1977年)等。更有一批担当大任的领导人,包括省部级、副国级,甚至正国级领导人。例如正国级领导人张德江(延边大学,1972—1975年 )、王歧山(西北大学,1973-1976年)、王沪宁(上海师范大学干校,1972-1977年)等,他们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部分,并影响了当代中国发展。

共和国大厦是一代人一代人前赴后继建造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有一代人的局限。当年工农兵学员作为社会实验样本是个人不能左右的,虽然历史已经证明这项社会实验并不成功。但这一群体每一个人积极努力,在不同的起点上为中国现代化做出贡献,值得后人铭记。他们与老五届一样,同样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坚。

新闻纪录片:北大工农兵学员


陈剑专列

陈剑:国之骄子老五届,
被时代折腾的一代 
陈剑:命运多舛老三届,
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文章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

插图视频选自网络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工农兵学员
伊耆:山河表里潼关路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邢仪:曾经走过黄土地
 吕兴光:工农兵大学生再战高考
陈幼民:梦想当一个职业革命家

路遥,我同学嫁的那个陕北青年

成小秦:师恩难忘
成小秦:朋友丛大长,
用中国文人精神熬过美国大衰退
陈鸿仪:我的外号是"书蠹头"
陈鸿仪:混在新三届里的"工农兵"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秦晓: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林珊:阔别34年再进西藏
林珊:在西藏乡下当"赤脚医生",
藏民馈赠猫头鹰豹子肉
林珊:我和先生踏上进藏之路
林珊:漂亮尼龙衫惹出的一场"风波"
林珊:参加医疗队到隆子,
四位北大清华大学生在藏区插队
1970年北大新闻专业
工农兵学员纪实(上)
1970年北大新闻专业
工农兵学员纪实(下)
高经建:浙大拒录的"工农兵”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邹坚峰:我和工农兵学员同校
俞孟生:他人被推荐上大学,
我却只能当答题"机器手"
任力:我千辛万苦斗争来上学机会
我的“七二一”大学生活
屠筱武:1973年流产高考"倒霉者"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